脱肛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解剖因素、盆底组织软弱、促成因素、内痔、局部炎症刺激、气血衰退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而定。
1.解剖因素
小儿骶骨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容易向下移位;老年人全身器官组织衰退,肌肉松弛,骨盆直肠窝、坐骨直肠窝脂肪量减少,这也是老年人容易发生肛脱的原因之一。
2.盆底组织软弱
营养不良或长期患病体弱使坐骨直肠窝的脂肪被吸收,直肠失去扶持;盆底组织先天发育不良,固定直肠的组织较为薄弱,容易导致脱肛。
3.促成因素
任何情况使腹内压长期增高或突然增高,均可促成直肠脱垂,如经常便秘、腹泻、百日咳、包茎及膀胱结石长期慢性咳嗽等疾患,常是脱肛的诱因。
4.内痔
内痔是引发脱肛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常由于内痔三期、痔块脱出及肛管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外刺激皮肤引起肛门瘙痒、潮湿等现象,导致肛脱。
5.局部炎症刺激
肛窦炎、直肠炎等肛肠炎症可能是导致脱肛的原因之一,可刺激直肠黏膜,使直肠黏膜发生炎症改变,导致直肠脱垂。
6.气血衰退
年迈机体衰弱,妇女多次分娩,骨盆肌肉松弛,不易固摄,导致脱肛。
7.其他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与内痔三期、肛管直肠癌等因素有关。
对于脱肛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注射疗法、直肠悬吊固定术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等。
总之,脱肛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如果出现脱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