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心急心慌有可能是生理因素所致,也可能是贫血、植物神经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肌炎等病理因素造成。
1、生理因素
心跳、心急、心慌考虑是情绪过度激动、过量吸烟喝酒、大量饮用咖啡浓茶、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等因素造成心脏跳动失去固有规律所致,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
2、贫血
患者由于营养不良、过度节食、慢性失血、造血细胞异常等因素可导致贫血。此时因为外周血中没有足够的红细胞,无法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所以会出现心慌以及心急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随面色苍白、头晕、气短等症状。该病总体预后良好,经规范治疗临床症状可逐渐消失,患者无需过度担心。
3、植物神经紊乱
如果患有植物神经紊乱,患者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会被打破,可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出现上述症状。本病还会累及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可使患者出现腹胀、腹泻、视物模糊、失眠多梦等症状。患者需要积极调节不良情绪,该病在去除病因后一般可以得到治愈,不必过分紧张。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患者由于短期内碘摄入过量、遗传、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因素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病期间因为患者甲状腺功能过于活跃,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可导致身体代谢亢进,系统兴奋性增高,进而导致心跳加快、心急、心慌。患者还可伴随食欲亢进、多汗、手抖、体重下降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无法自愈,但是经规范治疗,可以获得良好预后。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多器官受累,甚至引起甲状腺危象。
5、心肌炎
当患者受到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血管炎、结缔组织病等因素影响时可造成心肌炎,导致心脏功能下降,从而出现心跳加快、心慌、心急的症状,同时可伴随胸闷、气短、胸痛、下肢水肿、晕厥等症状。心肌炎患者需要及时就诊,经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若暴发性心肌炎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原因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桥等疾病也会引起上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