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原发性的乳糖不耐受,通常不可以自愈;若是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一般可以自愈。
1.不可以自愈
若个体从出生起就存在乳糖酶基因的缺陷或突变,导致体内无法产生足够的乳糖酶来分解乳糖,属于原发性的乳糖不耐受。由于患者体内乳糖酶的严重缺乏,在摄入含有乳糖的食物或饮品后,无法有效消化和吸收乳糖,一般不会自愈,且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糖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对乳糖的消化能力进一步减弱。
2.可以自愈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则是由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病等后天因素,损伤肠道黏膜,使乳糖酶的分泌减少所致。如果能及时治疗原发疾病,随着肠道黏膜的修复和功能恢复,乳糖酶的分泌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会减轻或消失,从而实现自愈。
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日常应调整饮食,避免或减少高乳糖食物的摄入,如牛奶、奶酪、冰激凌、酸奶等乳制品,同时,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如果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乳糖不耐受症状持续加重的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有助于了解身体各方面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