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即腹泻,一来月经就腹泻一般与情绪波动、饮食不当、激素水平变化、免疫力降低、受凉等原因有关,可以采取调整情绪、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措施处理。
1.情绪波动
月经前后,女性的情绪波动可能较大,如焦虑、紧张等,进而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到肠道的运动,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引发腹泻。
女性可以通过深呼吸、瑜伽、冥想等放松技巧,缓解情绪波动,减轻因不良情绪引起的腹泻。
2.饮食不当
经期女性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改变日常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或者食用过多生冷油腻的食物,如海鲜、炸鸡、肥猪肉等,会增加肠道的消化负担,刺激胃肠道黏膜,出现腹泻的症状。
女性要调整饮食,适量食用温热、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米汤、面条等,减轻消化负担,同时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对改善肠道功能有好处。
3.激素水平变化
女性在月经期间,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不仅会加快肠道的蠕动速度,还会使肠道平滑肌松弛,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腹泻现象出现。
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合理服用蒙脱石散、药用炭片、酸洛哌丁胺胶囊等止泻药物治疗,能减缓肠道蠕动,减少腹泻次数。
4.免疫力降低
处于月经期的女性由于身体变得虚弱,免疫力会有所下降,容易使肠道菌群失衡,表现为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可表现为腹泻。
建议保证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若腹泻严重,可以遵医嘱服用乳酸菌素片、酪酸梭菌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缓解症状。
5.受凉
月经期间,如果不注意保暖,致使腹部受凉,肠道受到寒冷刺激会加速蠕动,易引起腹泻的发生。
女性要注意腹部保暖,可穿戴保暖内衣或使用热水袋敷于腹部,避免腹部受凉,从而减轻腹泻症状。
在月经期间,女性还应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部,勤换透气性好的卫生巾,以免发生细菌感染。若腹泻持续不减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发热、腹痛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