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剥离又称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
1.病因
高血压是导致主动脉剥离的最主要危险因素。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使主动脉壁承受较大压力,容易引发内膜撕裂。此外,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等)、主动脉炎性疾病、创伤等也可能诱发主动脉剥离。
2.症状
患者可能突然出现剧烈的胸背部或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常被描述为撕裂样、刀割样,疼痛可沿动脉走行方向扩展。同时可能伴有高血压、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等,还可能出现心脏、脑部、肾脏等重要器官缺血的症状和体征。
3.诊断
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可明确主动脉剥离的诊断及病变范围。超声心动图也可用于辅助诊断。
4.治疗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稳定病情,控制血压和心率等。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如主动脉置换术等。介入治疗适用于部分特定类型的主动脉剥离。
5.预后
主动脉剥离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但患者术后仍需要长期随访和治疗,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主动脉剥离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高血压等高危人群,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同时,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