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皮肤瘙痒一般不存在偏方,主要治理方法包括皮肤护理、生活习惯调整、
1.皮肤护理
洗澡不宜过于频繁,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7-40℃,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可选择温和、滋润型的产品。洗澡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为宜。洗完澡后,应及时擦干身体并涂抹保湿剂。
2.生活习惯调整
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避免搔抓皮肤,可通过拍打或冷敷等方式代替搔抓。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可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40%-60%。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为精神因素也可能加重皮肤瘙痒。
3.外用药物治疗
止痒剂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能起到收敛、止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皮肤瘙痒无明显皮损者,可直接涂抹于瘙痒部位,每天多次使用。对于皮肤干燥者,可选用含有薄荷脑、樟脑等成分的外用制剂,如复方樟脑乳膏,能通过局部清凉感减轻瘙痒。注意,遵医嘱用药。
老年人皮肤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肤干燥是导致瘙痒的常见原因。因此,使用保湿剂较为重要,可选用凡士林、尿素霜、维生素E乳等,每天多次涂抹全身皮肤,尤其是洗澡后,能锁住皮肤水分,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减少水分流失,从而缓解瘙痒。
4.内用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常用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能抑制组胺释放,减轻瘙痒症状。如果皮肤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如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这类药物不仅能帮助患者入睡,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睡眠不足导致的瘙痒加重,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如果本身有糖尿病、肝病等基础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