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说说什么叫产褥,所谓产褥就是老百姓所的坐月子,就是分娩以后30-42天这段时间,因为生殖系统的感染,导致的局部或者全身性的感染。因为感染一般伴有发热,所以俗称为产褥热。产褥热的临床表现主要跟感染的部位和感染的程度有关,如果是会阴的感染,一般表现为会阴伤口的红、肿、痛,有的病人会出现会阴伤口的裂开有异常,大量的分泌物等等。如果感染进一步弥散到子宫内膜或者子宫的基层,称之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或者子宫结缔组织炎。病人可表现为下腹痛,恶露成为一种恶臭样的分泌物。做体检的时候,可以发现子宫压痛非常的明显,有的病人会伴有反跳痛。如果感染进一步弥散到盆腔,可以出现严重的全身性的感染症状,发热、寒战、恶、呕吐,还有的病人会并发感染性血栓炎。如果下肢出现感染性的血栓,因为血液回流受阻,整个下肢出现水肿皮肤发白,俗称为股白肿。
产褥热是指在产褥期出现的发热症状,一般情况下会持续五到七天左右,如果症状比较严重,通常会持续三周才能够好转。产褥热,主要是由于产褥期感染所导致,通过积极治疗,病情比较轻的情况下,有可能在两到三天之内能够好转,如果只是由于经常不开窗通风,或者是中暑而引起的发
产褥热就是产褥期产妇发热。产褥期指的是分娩以后子宫复旧恢复到非孕状态,这段时间大约六周、四十二天叫产褥期,在产褥期感染发热就叫产褥热。常见的产褥热感染有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所以在产褥期建议产妇因为抵抗力下降,一定要注意产褥期的卫生,不
通常产褥热会在生产后的2-3天出现,大概会持续7-10天的时间,这个时期有可能会造成子宫收缩能力降低,进而出现下腹部疼痛以及持续不断的排出恶露、腥臭味的情况。一般产褥热主要是由产妇生产后过度疲劳、机体抵抗力减弱、生产时为完全消毒、产后调理不当等因素有关系。因此,
产褥热一般指产褥感染,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选择头孢菌素以及甲硝唑等药物,尽量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后选择敏感性药物治疗。患者出现高热症状时,应该使用退烧药物处理,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时可辅以物理降温;严重贫血的患者需
产褥热一般是指产妇在产后6周内,出现病原体侵袭生殖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通常患者在发病初期可出现外阴疼痛、静坐困难等情况,而后续随感染范围扩大,患者可出现恶露不尽、发热、寒战、阴道持续渗出脓液等现象。一般孕妇体质较差、孕期保养不当及生产时有胎膜早破、产
产褥热主要是在产后的7~10天以内,由于泌乳的原因,加上产妇体质虚弱,就有可能会表现出类似的现象。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水分的补充,同时也要注意休息,防止劳累,或者是熬夜。可以多吃温热的食物,也要注意观察体温的变化,并且让孩子多吸吮,促进乳房排空,可以有助于防
产褥热是指产后的发热症状,主要是由产伤、泌尿道、产道、子宫、乳腺遭受感染造成。在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天内,每天测量体温4次,间隔4个小时,有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度。可能会造成急性的外阴、阴道、宫颈的炎症;急性的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输卵管
产褥热指的就是产褥感染,主要症状是发热、疼痛、阴道恶露异常。因为感染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若是低热,要考虑会阴切口感染、阴道炎或者宫颈炎;发生高热寒战,要考虑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急性输卵管炎、急性腹膜炎、血栓性静脉炎等。产后一旦表现出发
产褥期表现出发热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产褥感染,产褥感染是指在产褥期内生殖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造成的局部或者全身感染。还有一个概念叫做产褥病率,产褥病率是指在分娩结束24小时以后的10天以内每天用口表测量4次体温,每次间隔4小时,其中两次体温达到或者超过38℃。产
产褥热一般在分娩后2-3天左右表现出,高烧会持续7-10天左右,可能会造成子宫收缩能力低下,而造成下腹部疼痛,并且表现出持续不断的排出恶露,伴随腥臭味。产褥热是由于分娩后疲劳加重,身体抵抗力下降,分娩时消毒不完全,或是产后身体调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治疗产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