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实性结节可能是由于肝腺瘤、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所致,是否严重需要病因进行判断,具体如下:
肝腺瘤是一种肝脏良性肿瘤,其恶性程度较低,临床上可应用肿瘤切除术、肝叶切除术、肝动脉结扎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通常并不严重。
该病病理特征通常为肝脏表面出现边界清晰、坚硬、无包膜的实质性结节或肿块,临床上该病属于良性肿瘤,但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容易与原发性肝癌、腺瘤混淆。因此存在一定治疗难度,但若能及时确诊、治疗,通常预后较好,故并不严重。
肝硬化可导致肝细胞广泛性坏死,残余的肝细胞形成结节性再生,肝脏表面增生结缔组织,随疾病发展慢慢纤维化。肝硬化是肝脏反复受到刺激、损伤、修复所形成的终末状态,晚期肝硬化由于肝脏本身结构、功能严重受损,即使经过系统治疗,亦无法逆转并治愈,因此比较严重。
肝癌引起的实性结节通常生长比较迅速、体积较大,常常会压迫周围血管、神经,从而造成明显症状。且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患者一旦出现症状,通常已步入疾病晚期,届时治疗难度大大提升,因此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