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高危因素之一,不是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为胃癌,根除治疗可治愈。胃癌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高危人群应定期胃镜检查。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但不是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都会导致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隐痛、烧灼感、口臭等症状。大约10%-20%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胃炎,1%-3%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消化性溃疡,而1%左右的感染者会发展为胃癌。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吸烟、饮酒等有关。因此,即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根除治疗,一般都可以治愈。
对于胃癌的高危人群,如年龄大于40岁、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巨大皱褶征等,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