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外敷药是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等疾病的常用方法,有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清热消肿、活血化瘀等不同功效的药物,使用时需注意按医嘱和说明书进行,并注意特殊人群的使用禁忌。
骨折外敷药是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等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折外敷药:
1.接骨续筋类:如接骨七厘片、接骨丸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2.舒筋活络类:如舒筋活血片、活络油等,可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
3.清热消肿类:如如意金黄散、双柏散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骨折早期,局部肿胀明显者。
4.活血化瘀类:如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可活血化瘀、止痛,常用于骨折中后期。
5.外用膏药:如狗皮膏、伤湿止痛膏等,具有止痛、消肿、活血化瘀的作用,使用方便,但需注意皮肤过敏反应。
6.中药敷贴:将中药制成敷贴,直接贴敷于骨折部位,如中药接骨膏、中药接骨散等,可促进骨折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骨折外敷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说明书使用。同时,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敏、瘙痒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对于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使用骨折外敷药更应谨慎。孕妇应避免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以免引起流产;儿童皮肤娇嫩,使用膏药时应注意避免过敏;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
总之,骨折外敷药在骨折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特殊人群的使用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