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膜性肠炎是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治疗应停用原抗生素,根据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药物,如甲硝唑、万古霉素、考来烯胺等,还可使用对症治疗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注意饮食调整。
伪膜性肠炎是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由肠道菌群失调所致。一旦怀疑或确诊伪膜性肠炎,应立即停用原来使用的抗生素,并根据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
1.甲硝唑: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强大抗菌作用,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包括脆弱拟杆菌等。
2.万古霉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部分革兰阴性菌也有良好抗菌作用。
3.考来烯胺:在肠道内不被吸收,能与胆汁酸结合,阻止胆汁酸的重吸收,促进其随粪便排泄,减少其肝肠循环,从而降低结肠内未吸收的胆汁酸浓度,有利于抑制厌氧菌生长和艰难梭菌毒素的形成。
4.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缓解炎症反应。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如止泻药、解痉药、止痛药等。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疗程。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总之,伪膜性肠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整和对症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