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常用艾灸穴位有肩髃、肩髎、肩贞、臂臑、曲池、外关穴,艾灸治疗肩周炎需注意温度、时长、保暖及坚持。
肩周炎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艾灸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于肩周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艾灸穴位:
1.肩髃穴: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2.肩髎穴: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3.肩贞穴: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4.臂臑穴: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5.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6.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艾灸治疗肩周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2.艾灸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5-20分钟左右即可。
3.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着凉。
4.艾灸治疗肩周炎需要长期坚持,一般需要连续艾灸1-3个月才能见到明显效果。
总之,艾灸治疗肩周炎需要长期坚持,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等。如果肩周炎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