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炎症,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白带异常等,主要由经期不注意卫生、子宫腔内病变、子宫颈炎等上行感染、雌激素水平下降、宫腔手术操作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清除宫腔残留物、扩宫引流及雌激素治疗、中医治疗等,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注意饮食等。
什么是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炎症。按病程长短,可以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种。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痛、白带增多、有时为血性或有恶臭,有时子宫略大,子宫有触痛。慢性者表现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经过多、下腹痛及腰骶附胀明显。
引起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有:
1.经期不注意卫生: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宫腔内血窦开放,并有凝血块存在,这是细菌滋生的良好条件。如果在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使用卫生标准不合格的卫生巾或卫生纸,或有性生活,就会给细菌提供逆行感染的机会,导致子宫内膜炎。
2.子宫腔内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这些病变都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3.子宫颈炎、阴道炎的上行感染:病原体经阴道、子宫颈上行或经输卵管下行至子宫腔,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炎。
4.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期后的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与阴道内膜均变得菲薄,容易受细菌的侵袭,导致炎症的发生。
5.宫腔手术操作: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如果手术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清除宫腔残留物:发生于分娩或流产后的子宫内膜炎,如疑有胎盘组织残留,应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立即予以清除,但以轻轻突出宫腔残留物为宜,尽量不要刮宫,待抗生素达到一定剂量、炎症得以控制时,方可行刮宫术,以防炎症扩散。
2.扩宫引流及雌激素治疗:对于慢性子宫内膜炎以及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可用扩张宫颈口的方法配合治疗,以利于宫腔分泌物的引流,并祛除诱因。老年患者还可应用少量雌激素。
3.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子宫内膜炎主要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综合判断。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卫生用品。
2.注意经期卫生:经期避免性生活,避免盆浴和游泳。
3.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4.注意饮食: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5.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总之,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不孕、流产等严重后果。因此,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