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肾脏病变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需长期治疗并避免诱因。
痛风是一种由于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起的疾病,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其主要症状包括:
1.急性关节炎:发作前没有任何先兆,轻度外伤、暴食高嘌呤食物或过度饮酒、手术、疲劳、情绪紧张、内科急症均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常在夜间发作,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跗、踝、膝、指、腕等关节。
2.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耳轮、跖趾、指间、掌指、肘等关节,大小不一,可呈白色或黄白色赘生物,质地偏硬,破溃后可排出白色豆腐渣样物质。
3.肾脏病变:痛风患者20%~25%有尿酸性肾病,早期常表现为间歇性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还可导致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全等。
4.其他:少数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恶心等全身症状。
痛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包括调整饮食、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大量饮水、控制体重等。药物治疗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调整药物剂量,避免痛风急性发作。同时,患者应避免劳累、感染、创伤等诱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果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