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系统包括手术病理分期和临床分期,主要依据肿瘤侵犯范围来确定,对于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以下是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系统:
1.手术病理分期:
Ⅰ期:肿瘤局限于子宫体。
ⅠA:肿瘤侵犯子宫浆膜层。
ⅠB:肿瘤侵犯子宫肌层。
Ⅱ期:肿瘤侵犯宫颈间质。
Ⅲ期:肿瘤侵犯子宫旁组织,即子宫颈旁、阴道旁组织,但未累及盆腔侧壁。
ⅢA:肿瘤侵犯阴道下1/3。
ⅢB:肿瘤侵犯阴道上1/3和子宫旁组织。
Ⅳ期:肿瘤侵犯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2.临床分期:
Ⅰ期:肿瘤局限于子宫体。
Ⅱ期:肿瘤侵犯宫颈。
Ⅲ期:肿瘤侵犯子宫旁组织和(或)盆腔淋巴结。
Ⅳ期:肿瘤侵犯远处器官,如肺、肝、骨骼等。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是基于手术病理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的。对于疑似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通常会进行子宫切除术和淋巴结切除术等手术治疗,并对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的分期和类型。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因此,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