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病因治疗、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中医中药、鼓膜切开术和鼓膜修补术等,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可用2%石炭酸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后,可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3.全身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可选择口服抗生素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如果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等,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
4.中医中药:中医认为中耳炎可由肝胆湿热、邪气盛行等原因引起,可采用中药治疗,如龙胆泻肝汤、银翘散等。
5.鼓膜切开术:如果中耳有较多积液,鼓膜穿刺抽液不能缓解症状,可进行鼓膜切开术,以排出中耳积液。
6.鼓膜修补术:如果鼓膜穿孔较大,影响听力,可行鼓膜修补术,以提高听力。
需要注意的是,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进水,避免用力擤鼻,避免耳内滴药等。对于儿童中耳炎患者,家长应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