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的原因包括支持组织疏松薄弱、腹腔内压力增加、子宫位置改变及其他因素。症状有阴道肿物脱出、腰骶部酸痛、下坠感、排尿排便异常、性生活不适等。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疾病,避免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定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及时治疗相关疾病等。
子宫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部分或全部脱出阴道口外。子宫脱垂的原因和症状有哪些?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子宫脱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支持子宫的组织疏松薄弱:比如盆底肌肉、筋膜、韧带等结构薄弱或损伤,可能导致子宫脱垂。
2.腹腔内压力增加:比如长期慢性咳嗽、便秘、腹水、频繁举重物等,会使腹腔内压力长期增加,从而促使子宫脱垂。
3.子宫的正常位置改变:比如多次分娩、难产、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等,可能导致子宫的正常位置改变,增加子宫脱垂的风险。
4.其他因素:比如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会使盆底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萎缩、退化,也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阴道肿物脱出:轻者仅在增加腹压时脱出阴道口外,重者需用手还纳;严重时肿物不能还纳,可发生感染、溃疡、出血等。
2.腰骶部酸痛:尤以骶部为甚,劳动后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
3.下坠感:患者常感下腹、阴道及会阴部坠胀,久站、行走或劳累后症状更加明显。
4.排尿、排便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尿失禁、排尿不尽感,或便秘等症状。
5.性生活不适:可有性交痛、性交困难等。
子宫脱垂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如下:
1.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症患者,包括盆底肌肉锻炼、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症患者,包括子宫托、曼氏手术、盆底重建手术等。
2.预防方法:
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疾病,避免增加腹腔内压力。
产后避免过早参加体力劳动,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
定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弹性。
及时治疗子宫脱垂的相关疾病,如子宫颈炎、阴道壁膨出等。
总之,子宫脱垂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