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的主要表现有视力模糊、视疲劳、头痛等,病因可分为曲率性、偏心性和屈光率性三种,可通过佩戴圆柱镜、接触镜或进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预防散光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眼。
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表现,与角膜的弧度有关。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等,不能聚集于一点(焦点),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称为散光。散光可由角膜或晶状体产生,也可能是外伤、眼睑肿物压迫等导致的。散光的主要表现是视力模糊、视疲劳、头痛等。以下是一些关于散光的信息:
病因:
曲率性散光:为角膜弯曲度发生异常变化引起。如先天性角膜扁平、角膜变性等。
偏心性散光:以前多见于晶体移位,如先天性白内障、圆锥形晶状体等。
屈光率性散光:为晶状体各部的屈光指数发生变化所致。散光度数一般比较小,如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皮质发生水隙、羽毛状混浊,造成晶状体的屈光指数改变,都可形成散光。
症状:
视力模糊:看远看近都不清晰,尤其中间部分不清,而周边部分视力尚可。
视疲劳:有眼痛、头痛、流泪、恶心、呕吐等症状。
眯眼:为了看清目标,习惯采取眯眼、斜颈等方式。
异常头位:双眼有高度不对称散光者,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
治疗:
规则散光:可按散光类型及散光度数以不同圆柱镜矫正。
不规则散光:可配用角膜接触镜矫正。
18岁以上成人的高度散光可考虑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眼。
避免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等,每3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