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上逆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治疗该症状的中成药有逍遥丸、柴胡舒肝丸、气滞胃痛颗粒、左金丸、平肝舒络丸等,需遵医嘱用药。
肝气上逆是指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结,导致肝气向上冲逆,出现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胁肋胀痛等症状。以下是一些治疗肝气上逆的中成药:
1.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薄荷、生姜、炙甘草等组成。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2.柴胡舒肝丸:由茯苓、麸炒枳壳、豆蔻、白芍、甘草、醋香附、陈皮、桔梗、姜厚朴、炒山楂、防风、炒六神曲、柴胡、黄芩、薄荷、紫苏梗、木香、炒摈榔、乌药、青皮(炒)、姜半夏、当归、醋三棱、莪术(制)等组成。具有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的功效。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3.气滞胃痛颗粒:由柴胡、延胡索(炙)、枳壳、醋制香附、白芍、炙甘草等组成。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4.左金丸:由黄连、吴茱萸组成。具有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5.平肝舒络丸:由柴胡、青皮(醋炙)、陈皮、佛手、乌药、香附(醋炙)、木香、檀香、丁香、沉香、广藿香、砂仁、豆蔻、厚朴(姜炙)、枳壳(去瓤麸炒)、羌活、白芷、铁丝威灵仙(酒炙)、细辛、木瓜、防风、麻黄、钩藤、独活、苍术(炒)、川芎、槲寄生、松香、蜈蚣、蕲蛇组成。具有平肝疏络、活血祛风的功效。用于肝气郁结、经络不疏引起的胸胁胀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
需要注意的是,中成药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的体质、症状、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在服用中成药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