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也有流行,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严重者可出现出血、休克等症状,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支持和对症治疗,预防关键是防蚊灭蚊。
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伊蚊喜欢在白天和黄昏时叮咬人类,它们通常在水中产卵,在积水处滋生。伊蚊叮咬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登革病毒会在伊蚊体内大量复制,经过5~8天后,伊蚊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
登革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也有流行。登革热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严重者可出现出血、休克等症状。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防蚊灭蚊。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清理积水,消灭伊蚊滋生地;使用蚊帐、蚊香、纱窗等防蚊措施;避免在伊蚊活动高峰期(白天和黄昏)外出,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服、长裤,并涂抹防蚊剂。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支持和对症治疗。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应更加注意预防登革热。孕妇感染登革热后,可能会导致流产、早产等不良后果;儿童感染登革热后,病情可能会比较严重;老年人感染登革热后,容易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
总之,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预防登革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