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其主要原因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紊乱、贫血、不孕等。治疗方法主要有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和促排卵。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定期体检。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信息:
1.定义: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所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2.原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由于青春期下丘脑分泌GnRH增加,使垂体分泌FSH及LH的频率及幅度增加,其中FSH呈持续高水平,无LH高峰形成,导致卵巢内虽有卵泡发育,但无排卵。
子宫内膜因素: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均可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导致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其他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环境改变等,也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症状:
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贫血:长期的月经过多可导致贫血,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
不孕: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能导致不孕。
4.治疗:
止血: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可出现大量阴道流血,应及时止血。可使用性激素、刮宫等方法止血。
调整月经周期:止血后,可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调整月经周期。
促排卵: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在调整月经周期后进行促排卵治疗。
5.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环境改变等。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定期体检: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
总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