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疼痛、厌食、皮疹等,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等并发症,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手足口病一般预后良好,少数可并发严重疾病,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预防手足口病需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集体场所要加强晨检。
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疼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皮疹一般不痒,疱液不多,出过皮疹后不留瘢痕、不结疤。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A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手足口病的处理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时可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口腔疼痛可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等药物缓解;疱疹破裂者可涂抹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3.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因副作用较大,现已少用。
4.并发症治疗: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时,需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如脱水降颅压、控制惊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在一周内痊愈,但少数患者可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如果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此外,手足口病可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唾液、皮疹、疱液,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奶嘴等物品传播。因此,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等。同时,幼儿园和学校等集体场所要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