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锻炼应在专业医生或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包括早期被动活动、床上活动、坐位平衡训练、站立和行走训练、上肢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运动训练等方面,训练应循序渐进,注意安全,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
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锻炼应在专业医生或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被动活动:
目的: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保持关节活动度。
方法:对瘫痪侧肢体进行各关节的全范围被动活动,每天2~3次,每次每个关节至少活动5~10次。
2.床上活动:
目的:训练床上翻身、移动身体等基本动作,为日后的坐、站、走等打下基础。
方法:协助患者进行翻身训练,如向健侧翻身、向患侧翻身等;进行桥式运动,即抬起臀部,保持一段时间。
3.坐位平衡训练:
目的:增强坐位平衡能力,为站立和行走做好准备。
方法:在辅助下保持坐位,逐渐减少支撑,增加独立坐位的时间;进行坐位的前后、左右移动训练。
4.站立和行走训练:
目的:恢复站立和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在平行杠内进行站立训练,逐渐增加站立时间和身体重心的转移;进行迈步训练,如患侧下肢向前迈步、原地踏步等;在扶持下进行行走训练,逐渐过渡到独立行走。
5.上肢功能训练:
目的:提高上肢的功能,如抓握、伸展等。
方法:进行上肢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如屈伸、旋转等;进行手指的抓握、伸展、对指等训练;使用辅助器具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如穿衣、梳头、进食等。
6.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目的:使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进行穿衣、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轮椅等;进行家居环境的改造,以适应患者的需求。
7.运动训练:
目的: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方法: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进行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弹性带等进行上肢和下肢的力量训练;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闭目站立等;进行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拉伸等。
8.注意事项:
训练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强度和难度。
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训练。
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方案。
关键信息: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锻炼应包括早期被动活动、床上活动、坐位平衡训练、站立和行走训练、上肢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运动训练等方面。训练应循序渐进,注意安全,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