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症状有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等,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和中医治疗等。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其主要症状有:
1.听力下降: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如下: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后,可用双氧水清洗脓液后,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3.全身治疗:主要是给予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等,以控制感染。
4.中医治疗:中医认为中耳炎是由于风热侵袭或肝胆湿热、痰湿困脾等原因导致的。中医治疗中耳炎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耳部按摩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中耳炎患者,家长应特别关注。由于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耳部结构和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儿童出现中耳炎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儿童耳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让儿童游泳时呛水,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等。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患有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患者,中耳炎的治疗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些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注意控制血糖、免疫功能等。
总之,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和中医治疗等。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持耳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