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包括辨证论治和其他治疗方法,其中辨证论治又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痰湿咳嗽、肝火犯肺、肺阴亏耗等证型,其他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敷贴、中药熏蒸、针灸、饮食疗法等。
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中医“咳嗽”“喘证”等范畴,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辨证论治:
风寒咳嗽: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等症状。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风热咳嗽: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色黄,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等症状。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用桑菊饮加减。
风燥咳嗽: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症状。治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用桑杏汤加减。
痰湿咳嗽: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等症状。治宜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肝火犯肺: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状,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治宜清肺泻肝,顺气降火。方用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加减。
肺阴亏耗: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2.其他治疗方法:
中药敷贴:将中药敷贴于特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和经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熏蒸:将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患处,通过蒸汽的热力和药力,达到祛风散寒、止咳平喘的作用。
针灸:通过针刺和艾灸等方法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饮食疗法:根据中医理论,选择具有止咳、化痰、润肺等功效的食物进行食疗,如梨、百合、杏仁、蜂蜜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