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症状发生12小时内,若有溶栓治疗的适应证且无禁忌证,应首选溶栓治疗;症状发生12-24小时仍有胸痛、ST段抬高者,若无溶栓治疗禁忌证也可考虑溶栓治疗。
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症状发生12小时内,若有溶栓治疗的适应证,无禁忌证,应首选溶栓治疗。对于症状发生12-24小时仍有胸痛,ST段抬高的患者,若无溶栓治疗禁忌证,也可考虑溶栓治疗。
STEMI患者溶栓治疗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并给予正确的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的核心关键词包括:STEMI、溶栓治疗、时间窗、适应证、禁忌证。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包括:
1.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或病史提示AMI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小时,患者年龄<75岁。
2.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已达12-24小时,但如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者。
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包括:
1.既往任何时间的脑出血病史。
2.已知有脑血管结构异常。
3.颅内恶性肿瘤(原发或转移)。
4.6个月内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
5.可疑的主动脉夹层。
6.近期(2-4周)有内脏出血。
7.近期(2-4周)有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穿刺。
8.曾使用链激酶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或既往有此类药物过敏史。
9.妊娠。
10.活动性出血,血小板计数<100×10⁹/L。
需要注意的是,溶栓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出血、再梗死等并发症。在进行溶栓治疗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同时,溶栓治疗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此外,对于STEMI患者,除了溶栓治疗外,还可以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梗死部位、血管病变情况、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由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STEMI患者溶栓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