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不同患者病情进展不同,症状也存在差异。那么,急性阑尾炎怎么治疗?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当患者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后,若症状较轻可采用保守治疗,即通过静脉输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应遵循医生建议择期手术切除阑尾,避免后期病情反复发作。但如果患者腹痛等症状较为严重,或者保守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则应考虑手术治疗,即切除阑尾。
手术治疗又分为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传统的开腹手术,就是在右下腹部做一个长约5-10厘米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等,进入腹腔,找到阑尾,切除阑尾后,再依次缝合各层组织。而腹腔镜微创手术则是在腹部打几个小孔,通过小孔插入腹腔镜和器械,进行阑尾切除。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但手术费用相对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急性阑尾炎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孕妇在治疗时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儿童的阑尾壁薄,穿孔率较高,而且病情发展快,所以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减退,抵抗力较弱,所以一旦发生急性阑尾炎,应尽快手术治疗,以免发生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总之,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积极配合治疗,以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