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起的疹子通常不痒,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合并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时,可能会出现瘙痒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那么手足口病起的疹子痒吗?
手足口病起的疹子通常不痒。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出现在手、足、口腔和臀部等部位,表现为红色的斑丘疹或疱疹,不会出现明显的瘙痒感。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时,皮疹可能会出现瘙痒感。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可在一周左右自愈。但对于少数重症患儿,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孩子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以免引起感染。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保持孩子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以免引起感染。
3.给孩子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4.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5.患儿的衣物、玩具、餐具等应及时消毒,患儿的粪便应妥善处理。
总之,手足口病起的疹子通常不痒,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合并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时,皮疹可能会出现瘙痒感。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孩子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以免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