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量的汗中医角度认为和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邪热郁蒸等因素有关,西医角度认为可能是生理因素,也可能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疾病有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
一、中医角度
1、肺卫不固肺卫不固主要是由于肺气虚弱导致卫表不固引起的,患者由于气不摄津,更容易出现出汗的现象,稍微劳动时,出汗的现象也会加重,还可能伴随舌苔薄白、脉搏细弱等症状。
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黄芪、白术、防风等中药来益气固表,患者出汗现象较为严重时,还可以加入浮小麦、牡蛎等中药来固表敛汗。患者肺气虚弱严重时,还应加入党参、黄精等中药来益气固摄。
2、营卫不和营卫不和大多由于外感风热之邪或者风邪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体质虚弱时更容易出现此病症,由于营卫失和会导致汗泄失常,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还可能伴随脉搏缓慢、全身酸痛等症状。
患者可以服用桂枝、白芍或者生姜等中药来调和营卫,出汗较多时,可以加入煅龙骨、煅牡蛎等药物来固涩敛汗,体虚者还可以加入黄芪、附子等中药。
3、邪热郁蒸其大多由于肝火旺盛或者湿热郁蒸等因素引起的,患者由于湿热内蕴,会导致津液外泄,使汗液蒸出,从而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还可能伴随小便色黄、舌苔薄黄、烦躁不安等症状。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汤、四妙丸等药物来清肝泻热、化湿和营。还可以针灸风池穴、大椎穴、外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
二、西医角度
1、生理因素如果环境温度高或者湿度比较大,可能会影响机体散热,从而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其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及时远离高温环境,增加饮水量,避免身上的汗水擦干,避免身体受凉即可。部分人群情绪激动时,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也会大量出汗,需要调节好心态,保持心情愉悦。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此病主要是由于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碘摄取量增加、垂体TSH腺瘤等因素引起的,遗传、患有自身免疫疾病或者精神受到刺激等因素也会诱发此病,患者体内的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可能会导致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从而出现不耐热、大量出汗等症状,还可能出现手抖、进食增加等症状。
患者需要先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患者存在不能服用上述药物或者甲状腺肿大中度以上、合并脏器功能损伤等因素时,也可以口服放射性碘剂来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疾病疑似恶变或者停药后疾病复发的患者,还可以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治疗期间应保持饮食多样化,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之间,补充因为出汗多而丢失的水分,同时还应避免进食容易导致甲状腺肿的食物,比如卷心菜、甘蓝等。
3、糖尿病糖尿病主要和遗传、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环境等因素有关,此病可能会导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
患者需要先控制好血糖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以磺脲类、格列奈类、二甲双胍类等降血糖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还应使用抗毒蕈碱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来改善排汗异常的现象。治疗期间应调整饮食结构,以高膳食纤维、低盐、低糖、低脂肪等食物为主,同时还应积极进行运动,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起到辅助调节血糖的功效。
身体容易大量出汗时,可以挂中医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进行就诊,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情,患者不需要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