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的宝宝2天没拉大便可能是由于攒肚、消化不良、小儿肠炎等原因引起,应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详情如下:
1.攒肚
7个月宝宝胃肠系统发育不断完善,胃肠道内消化酶会增多,并且肠道吸收功能会有所增加,能够逐渐吸收进食的乳类,此时可引起攒肚现象。攒肚发生后由于食物残渣量较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因此会有2天不排便的情况。
出现此现象,但并未伴有腹胀、哭闹不安等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母亲注意合理喂养即可,喂养结束后可以适当抱起宝宝轻拍后背,有利于消化。
2.消化不良
正是由于宝宝的消化功能不稳定,若是平时喂养量较大,可能会造成食物无法及时消化吸收,当食物在胃肠道内聚积并与细菌结合产气后,可引起便秘现象。
母亲平时在喂养完毕后,可以轻柔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腹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排便。若是持续存在排便异常,可以考虑遵医嘱使用小儿健脾散、复方胃蛋白酶散、小儿复方鸡内金散等促消化药物缓解。
3.小儿肠炎
若是发生小儿肠炎,由于致病菌对肠黏膜的刺激,肠蠕动速度会异常减慢,此时也无法及时排出食物残渣,因此宝宝会出现2天没有大便。
应综合宝宝体重、月龄以及脱水情况进行合理补液,喂养辅食时应遵循由少至多。若是持续存在排便困难,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苯唑西林钠、注射用青霉素钠等药物减轻炎症感染,并改善排便不规律现象。
除上述原因外,若是发生肠道肿瘤,当肿瘤逐渐增大后,可造成肠腔狭窄,并引起排便异常改变。
建议早期遵医嘱切除肿瘤病灶,并进行放疗杀灭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日常生活中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安抚好宝宝情绪,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