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药可包括艾滋病阻断药、慢性乙型肝炎阻断药,由于针对的疾病不同,阻断药物也不相同。
1、艾滋病阻断药
艾滋病阻断药是指在发生高危性行为、职业暴露等后,立即服用阻断药物,能够阻断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艾滋病阻断药包括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等,其中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有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恩曲他滨等,通过竞争性地抑制天然核苷与HIV-1反转录酶的结合,阻断艾滋病病毒DNA的合成;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包括奈韦拉平、依非韦伦、依曲韦林等,可以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增加抵御病毒的侵袭能力,抑制病毒的繁殖,从而预防艾滋病的感染。
2、慢性乙型肝炎阻断药
慢性乙型肝炎阻断药可分为孕母阻断药、婴儿阻断药,孕母阻断药是针对于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怀孕女性,可在孕24-28周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替比夫定等药物,能够降低孕妇体内乙型肝炎病毒量,降低分娩时婴儿感染的风险;婴儿阻断药是针对于刚出生后的婴儿,婴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需要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随后在婴儿1月龄以及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二针以及第三针的乙型肝炎疫苗,能够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
患者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阻断药,发生高风险暴露后应该及时就医干预,避免拖延时间,越早接受治疗阻断的成功率也会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