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睡觉突然感觉很冷可能是非疾病因素或疾病因素导致的,疾病因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缺血等,病因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
一、非疾病因素
在睡觉时,若未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可能会因为室温较低,而导致机体散热较多,从而出现睡觉睡到半夜感觉很冷的情况,可通过调节室内温度、多盖被子、穿较厚的睡衣睡觉等方式改善睡觉感觉很冷的现象。
二、疾病因素
1.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能会使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淋雨、受凉、贫血、过度疲劳等可能会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患者在晚上休息时,若不注意保暖,较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当病原体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发热初期机体散热大于产热,所以容易感觉冷。
患者体温低于38.5摄氏度时,可以通过温水擦拭全身、冰敷前额等方式降低体温,若体温高于38.5摄氏度,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恢复期间患者应多注意休息、多喝水,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2.甲状腺功能减退
患者若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垂体疾病、短暂性甲状腺炎等,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体内碘缺乏或碘过量、进行过甲状腺手术等也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并造成机体代谢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等,从而引起畏寒、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在半夜由于保暖措施不完善,而突然感觉冷。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碘剂等药物恢复正常的激素水平,改善不适症状,同时在饮食上尽量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可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促进胃肠消化,还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3.心肌缺血
患者若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X综合征、心律失常等疾病,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耗氧增多,从而造成心肌缺血,患者在夜间睡眠时,由于基础代谢率下降、血液循环变差,可能会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出现产热减少的情况,并因此突然感到寒冷。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抗心肌缺血,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还可以通过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支架术等方式进行治疗,从而缓解不适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原因外,还有其它的可能性原因,比如急性肾盂肾炎、癫痫等,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完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因治疗不及时,而引起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