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便隐血弱阳性提示宝宝粪便中含有少量的血红蛋白,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也可能是与过敏、胃肠炎等病理因素有关,宝宝需要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一、生理因素
如果家长在给宝宝喂养的辅食中添加过多的猪血、鸭血等,由于食物中铁含量丰富,会使粪便隐血试验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大便检查结果为隐血弱阳性,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宝不会有任何的不适,也不用采取特殊的处理,家长在调整辅食结构后,大便隐血试验结果会恢复正常。
二、病理因素
1、过敏如果宝宝属于过敏体质,在饮用牛奶后,可能会对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肠道黏膜在受到过敏物质的刺激后会发生充血、水肿、糜烂,会使黏膜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可使大便隐血试验结果为弱阳性,宝宝还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皮疹等临床表现。
如果宝宝对牛奶过敏,家长可以给宝宝喂养深度水解蛋白粉奶粉或是氨基酸奶粉等特殊配方奶粉,过敏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肠道益生菌、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片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抗过敏、调节肠道内菌群等作用,可以缓解宝宝牛奶过敏的症状。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妈在喂养期间要注意避免进食各种乳制品,以免诱发或加重宝宝过敏,随着宝宝年龄逐渐增长,免疫系统不断完善,宝宝对牛奶过敏的症状也会自行改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2、胃肠炎由于宝宝年龄较小,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如果家长喂养不当,给宝宝进食生冷、被污染的食物,碗筷消毒不当,宝宝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可引起胃肠炎,胃肠道黏膜受到病原菌刺激后会引起充血、肿胀等,严重时可造成胃肠道黏膜损伤,血液会进入肠道内与粪便混合一同排出体外,可导致宝宝大便检查出现隐血弱阳性的结果。
如果宝宝出现轻、中度的脱水,需要给予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若是细菌感染引起,需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美洛西林、头孢氨苄等抗生素药物治疗,对于呕吐、腹泻明显的宝宝,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昂丹司琼等药物治疗,能够减少肠道蠕动、缓解呕吐症状。宝宝还可以采取推拿、按摩、热敷等方法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对于胃肠炎病情较轻的宝宝,在通过积极地对症治疗后,是可以治愈的,疾病预后良好,但是如果宝宝病情严重,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的并发症。
宝宝做大便常规检查,出现隐血弱阳性的现象,除上述原因外,还考虑与肛裂、肠道寄生虫病等原因有关,如果宝宝出现食欲不振、厌食、体重不增、精神萎靡等症状,家长应该提高警惕,尽早去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做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