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肿大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原因和非感染性原因,具体如下:
1.感染性原因
通常由于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致病原侵袭肝、脾从而引起感染,临床上主要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包虫病和血吸虫病等,致病原可引起肝、脾表皮细胞出现炎症,故在触诊时,可发现明显肿大的症状。
2.非感染性原因
通常与局部淤血、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主要疾病则包括肝硬化、充血性右心衰竭、心包积液、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等,其中白血病可引起机体产生大量幼稚白细胞,脾脏在反复吞噬过程中,便会引起代偿性增大,形成脾大。
而肝脾肿大主要危害包括疼痛、蜘蛛痣、贫血等,具体如下:
1.疼痛
轻度的肝脾肿大一般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疼痛感,若肝脾肿大严重,则可能造成患者腹部明显压迫症状,如腹痛、腹部饱胀感或牵拉感,若肝脾肿大进一步压迫胃肠道,还可能引起对应的消化系统症状。
2.蜘蛛痣
肝脏肿大患者往往伴随着肝脏功能受损,若肝脏功能受损严重,便可能导致肝脏代谢能力下降,致使对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届时便会引起雌激素进入血循环,导致小动脉末梢分支出现膨大或扩张,引起患者局部皮肤出现蜘蛛痣现象。
3.贫血
脾脏肿大患者通常由于脾脏功能异常所致,而脾脏又是人体造血、储血和滤血的器官,故脾脏肿大可能会引起脾功能亢进,从而致使正常红细胞亦被吞噬,故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