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一痛就要排便可能是因为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肠道息肉、细菌性痢疾等原因导致。
1、胃肠功能紊乱
多数患者饮食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或节食,吃刺激、油腻性食物导致消化不良、胃炎或胃溃疡等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的疾病,出现不适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在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或疲劳导致症状加重影响日常生活。注意规律饮食,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比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禁止自行滥用导致胃黏膜受损,加重胃肠道不适。
2、慢性肠炎
大多数是由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或家族遗传等各种因素引起的肠道黏膜慢性炎症,患者多数可表现为长期反复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进而会出现肚子痛就想排便的情况,若不积极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引发肠息肉、肠穿孔或肠狭窄等疾病。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护肠粘膜、清除肠毒素,以免进一步受到炎症刺激,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肠道益生菌药物比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乳酸菌素片等调节肠道内菌群,缓解消化道不适症状。
3、肠道息肉
肠息肉主要是由于结直肠粘膜长期受炎症刺激,出现异常增生,可表现为多发性结直肠息肉或单发性结直肠息肉,而肠息肉会刺激肠道,引起肠道黏膜水肿,影响正常肠蠕动,导致患者大便次数增加或出现黏液性大便的症状。肠道息肉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抽烟喝酒、高脂饮食、肥胖或炎症刺激等。
建议患者适当锻炼,保持正常体重,禁烟酒。通常肠息肉患者无需特殊药物治疗,若有胃肠道感染,可能会给予抗生素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多数患者可以采取手术摘除息肉,术后要注意观察排便情况,若出现异常排便比如便血,应及时到医院采取正确治疗措施。
4、细菌性痢疾
通常是由于痢疾杆菌引起的人体肠道感染,多数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并伴有里急后重等症状。
对于细菌性痢疾患者,可以遵医嘱采取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胶囊、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抑制或杀灭志贺菌属,达到缓解胃肠道不适症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