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感觉恶心可能是情绪异常、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炎、胃溃疡以及胰腺炎等原因造成的,病因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具体情况如下:
1、情绪异常
如果患者长期精神紧张或心理压力过大,可影响胃肠道的自主神经调节,导致胃平滑肌异常痉挛,便可出现胃疼的现象,同时还可引起胃肠蠕动过慢,使消化功能下降,容易感觉到恶心。
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平时多注意休息,适当的参与户外活动,放松心态,一般可以缓解。
2、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精神心理障碍、饮食不当以及胃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胃肠功能异常可导致胃肠道蠕动失调,进食后食物在胃肠道内的排空时间延长,容易引起压力升高,便可感觉到胃疼。同时食物可在胃肠道内分解、发酵产生异味,从而引起恶心。
患者需控制饮食喜欢,保持清淡易消化,不要暴饮暴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促进胃肠动力,例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采用针灸、按摩、推拿等方式,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病情。
3、胃肠炎
胃肠炎通常是由于消化液反流、病原体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复刺激胃肠道,可导致胃肠黏膜损伤,引起胃疼。同时消化功能下降,使食物堆积在胃部出现发酵,散发异味,便容易感觉恶心。
患者应多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饮食上以少食多餐为主,均衡营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控制炎症的发展,例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也可配合推拿、针灸等中医治疗方式,调节胃肠道。
4、胃溃疡
胃溃疡通常是由于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胃组织出现损伤,当进食或胃酸过度分泌时,可刺激受损部位,引起胃疼的症状。并且损伤面较大时,容易造成周围组织水肿,使胃肠蠕动下降,影响食物的消化,造成恶心的症状。
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抑制胃酸的分泌,例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尼替丁等。情况严重时,需要采用手术的方式切除病变组织,修补胃黏膜。
5、胰腺炎
胰腺炎主要是由于酒精、药物、手术等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受到炎症的刺激,可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并牵拉到胰腺被膜上的末梢神经,引起上腹部疼痛,容易误认为是胃疼。同时炎症可波及到胃肠道,使胃肠蠕动功能减弱,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便可出现恶心的症状。
患者需注意休息,不可剧烈运动,戒烟戒酒。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抑制胰液分泌,缓解症状,例如奥曲肽、生长抑素、奥美拉唑等。对于出现脓肿的患者,可采用手术的方式清除病灶组织,控制病情发展,例如胰管引流术、胰腺切除术等。
建议胃疼恶心的患者及时就医接受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情并配合治疗,多数患者的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