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可分为肾损伤的风险期、急性肾损伤期、严重急性肾损伤期、慢性肾脏病期。
1.肾损伤的风险期
这是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存在导致肾损伤的风险因素,但尚未出现明显的肾功能异常。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或血肌酐(Scr)升高,但通常在基础值的1.5-2倍以内。
2.急性肾损伤期
在此阶段,患者的肾功能突然下降,GFR减少25%-50%,或Scr升高至基础值的1.5-2倍。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量减少、水肿、恶心、呕吐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3.严重急性肾损伤期
当GFR进一步减少50%以上,或Scr升高至基础值的2倍以上时,即为严重急性肾损伤期。患者的症状会更加明显,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等严重并发症。
4.慢性肾脏病期
如果急性肾损伤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肾功能可能无法完全恢复,进而进展为慢性肾脏病。此时,患者的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严重损害,需要长期进行治疗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急性肾损伤的风险更高。因此,对于这些人群,应密切关注肾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因素。此外,在使用某些药物、接受造影检查或手术治疗时,也需要注意保护肾功能,避免发生急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