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即退热,中医退热的方法有中药内服法、中药外治法、针灸退热法、放血疗法、推拿按摩法等。
1.中药内服法
连翘、桂枝、白芍等,具有疏散风热、调和营卫的功效,患者可以在中医师的嘱咐下合理服用上述中药,以改善发热、咽痛、流黄涕等风热表证或风寒表证症状。
2.中药外治法
在医生建议下,选用薄荷、金银花、柴胡等清热解表药物煎汤,待药液温凉后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处,通过皮肤渗透药物,达到清热降温、疏通经络的效果。
3.针灸退热法
通过针刺或艾灸特定穴位,如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等,有助于激发经气运行,调和气血以散热。适用于高热实证,可单独或配合中药使用。
4.放血疗法
在专业医生操作下,于耳尖、十指指尖等穴位点刺放血,排出体内郁热,多用于高热惊厥、热毒壅盛等急重症。但贫血、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操作前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
5.推拿按摩法
运用眉心至前发际的直推法、眉头至眉梢的分推法、无名指螺纹面旋推法及前臂尺侧直推法,可疏通经络、激发经气,促进气血循行,调和表里阴阳,从而缓解外感风热或风寒所致的发热表证。
需要注意,发热的患者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控制在22-25℃;忌辛辣、油腻、生冷寒凉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冰饮、西瓜等,以免助热或伤脾胃。若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需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