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即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的症状通常包括全身乏力、消化功能紊乱、黄疸与皮疹、出血倾向、肝区疼痛与肝脾肿大等。
1、全身乏力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容易疲劳,精神不振。这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侵袭肝细胞,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能量转换功能,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同时,患者可能伴有轻度发热、失眠多梦等症状。
2、消化功能紊乱
消化功能紊乱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胀等症状,尤其在餐后症状可能加重。这是由于肝脏受损,胆汁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所致。
3、黄疸与皮疹
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会出现黄疸症状,表现为尿液颜色变黄、皮肤和巩膜黄染。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肝掌(手掌大小鱼际处皮肤发红)、蜘蛛痣(面部、颈部、前胸等处的毛细血管扩张)等皮疹变化。这些症状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有关。
4、出血倾向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有出血倾向,如齿龈出血、鼻出血等。这是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从而影响了身体的凝血功能。
5、肝区疼痛与肝脾肿大
肝脏炎症、肿胀或肝细胞坏死时,肝包膜受到牵拉和刺激,引发肝区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为隐痛或胀痛,位于右上腹部或右侧季肋区。同时,由于炎症、充血、水肿等原因,患者还可能出现肝脏肿大。在病情晚期,大量肝细胞破坏后,肝脏可能缩小,并伴有脾大等症状。
慢性乙型肝炎的症状因人而异,且可能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变化。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