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主要分布着六条重要的经络,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它们的位置有所不同。
1.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是从眼睛内侧(睛明穴)开始,经过头部、颈部、背部,然后沿着脊柱两侧下行至臀部,再沿大腿后侧至小腿后方,最终到达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
2.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从眼外角(瞳子髎穴)开始,向上至耳前,再向下沿颈部、肩部、侧胸部,经过髋关节外侧,沿大腿外侧至小腿外侧,最后到达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3.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从鼻翼旁(迎香穴)开始,向上至眼部,再向下经过颈部、胸部、腹部,沿大腿前侧至小腿前侧,最终到达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4.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开始,向上沿小腿内侧至膝内侧,再沿大腿内侧上行至腹部,最后到达胸部。
5.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从足大趾外侧端(大敦穴)开始,向上沿小腿内侧至膝内侧,再沿大腿内侧上行至腹部,最后到达胸部。
6.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从足小趾下方(涌泉穴)开始,向上沿足底至内踝后方,再沿小腿内侧至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至腹部,最后到达胸部。
通过观察经络上的穴位变化,可以辅助诊断疾病;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也常常基于经络理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