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长痘痘了,一碰就疼可能与毛囊炎、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等原因有关,需要根据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
1、毛囊炎
毛囊炎是由革兰氏阳性球菌或真菌感染毛囊单位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当外耳及外耳道部位的毛囊阻塞时,毛囊内的油脂和杂质无法排出,容易引发皮肤炎症。此外,如果皮肤的清洁度不够,也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造成毛囊发炎。毛囊发炎会引起局部红肿,并伴有疼痛症状。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可以内用抗生素,如口服罗红霉素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果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可以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氟康唑胶囊等。
2、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广泛性炎症,可能与细菌感染、过敏反应、耳道皮肤损伤等因素有关。外耳道炎会导致耳道皮肤红肿、疼痛,并可能出现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症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局部治疗。
3、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长期熬夜、上火或用手掏耳朵等不良习惯可能会诱发外耳道疖肿。疖肿会导致耳道内出现疼痛性包块,触碰时疼痛加剧。疖肿成熟后,可待其自溃或切开排脓。每日换药1次,先用双氧水清洁脓性分泌物和脓痂,再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或硼酸软膏包扎。
如果症状持续不减或者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