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小腹按压有点疼,不按压就不疼可能是排卵痛、痛经、盆腔炎性疾病、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等原因引起。
1.排卵痛
女性在排卵期可能会出现小腹疼痛,这是由于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卵泡液对腹膜的刺激引起的,通常为单侧下腹部隐痛、钝痛或坠胀样疼痛,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缓解。
2.痛经
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是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
3.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4.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异位妊娠的主要表现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常发生于输卵管峡部妊娠,发病多在妊娠6周左右,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黏膜皱襞间,当囊胚生长发育时绒毛向管壁方向侵蚀肌层及浆膜,最后穿破浆膜,形成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导致腹痛。
5.卵巢囊肿蒂扭转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指供应卵巢囊肿的血管发生扭转,使卵巢囊肿缺血坏死,引起剧烈腹痛。卵巢囊肿蒂扭转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度良、重心偏于一侧的囊性肿瘤,多发生在体位急骤变动时、妊娠期或产后。
6.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30岁的年轻女性,多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20~26天。黄体破裂的主要表现为突发的下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