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通便方法是灌肠前准备、灌肠操作、灌肠后处理等。
1、灌肠前准备
根据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温肥皂水或开塞露等作为灌肠液。将灌肠液温度控制在20-40℃之间,以避免对肠道造成刺激。排空膀胱,取左侧卧位,双下肢屈曲,使肛门充分暴露并处于放松状态。
2、灌肠操作
取适量凡士林或润滑油涂抹在灌肠器的头部以及肛门口周围的皮肤上,以减少摩擦和不适感。患者屈膝下蹲,臀部朝向地面。慢慢将灌肠器的头部插入肛门中,插入深度一般为5-6厘米。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对肛门造成损伤。用适当的力气按压灌肠器,让灌肠液体能够缓慢流入肠道中。每次按压的液体容量应控制在100-150毫升之间,以避免肠道内压力过大。
3、灌肠后处理
灌肠后,患者应继续保持左侧卧位或平卧姿势,让灌肠液在肠道内停留一段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以便充分软化粪便。待灌肠液在肠道内停留足够时间后,患者会有排便感。此时,应尽快前往厕所排便,将粪便和灌肠液一并排出。
灌肠液的温度应与体温相近,避免过热或过冷对肠道造成刺激。同时,灌肠时压力要适当,避免过急过猛地灌入肠道导致肠道扩张和内脏器官移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