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宝宝的早期症状包括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喂养困难、易惊、哭闹异常、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
1.运动发育落后
脑瘫宝宝在相应的年龄段可能无法达到正常的运动发育里程碑,如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站立和行走等动作明显延迟或不能完成。例如,正常宝宝3个月左右可抬头较稳,而脑瘫宝宝可能到了4-5个月还不能很好地抬头。
2.肌张力异常
可能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僵硬,活动受限;也可能出现肌张力低下,肢体松软无力。这种异常的肌张力会影响宝宝的肢体活动和姿势。
3.姿势异常
脑瘫宝宝常呈现一些不寻常的姿势,如持续头后仰、上肢内收内旋、下肢交叉等。这些姿势可能在宝宝安静或活动时都较为明显。
4.反射异常
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可能持续不消失,而一些正常应出现的反射可能延迟出现或不出现。
5.喂养困难
可能在吸吮、吞咽等方面存在问题,容易呛奶、吐奶,进食缓慢等。
6.易惊、哭闹异常
宝宝可能比正常宝宝更容易受到惊吓,且哭闹的方式和程度也可能不同寻常。
7.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落后,说话晚或不能说话。
8.智力低下
部分脑瘫宝宝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发现宝宝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以便尽早开始干预和治疗,尽可能改善宝宝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于脑瘫宝宝的康复非常重要,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成长发育,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