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包括发病原因、发病时间、症状严重程度、治疗方法、预后等,解释如下:
1.发病原因
生理性黄疸主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功能发育不完善所致,与肝脏功能生长发育不到位有关。具体因素包括胎儿出生后血氧分压突然升高,红细胞破坏过多,旁路胆红素来源增多,以及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肝脏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功能差等。病理性黄疸可能是胆红素生成过多或代谢障碍诱发,不少患者存在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肝炎等肝脏疾病。
2.发病时间
生理性黄疸大多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时严重,足月儿一般在7~10天消退,早产儿一般在2~4周消退。病理性黄疸可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迅速发病,病情持续时间可能会超过1个月。
3.症状严重程度
生理性黄疸通常表现为面颈部皮肤出现浅黄色或者柠檬色,巩膜和尿液颜色微黄,黄疸一般是轻度的,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病理性黄疸症状较严重,可导致四肢、手脚心等身体多部位皮肤都变成金黄色,甚至尿布也会出现明显黄染现象。
4.治疗方法
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黄疸期间注意水分和热量的供给,口服葡萄糖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生理性黄疸减轻和促进黄疸消退。病理性黄疸往往需要使用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必要时还要进行换血治疗。
5.预后
生理性黄疸预后通常良好,随着胆红素排泄机能的成熟,黄疸会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预后取决于引起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有效性。
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