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心脏疾病诊断手段,主要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观察心脏血管的形态和功能。其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患者准备、穿刺与导管置入、造影剂注射与X线拍摄、观察结果等。
1.患者准备
患者需要放松心情,避免焦虑,保持平稳的心态。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特别是对造影剂是否过敏。术前还会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功能,确保是否适合进行造影检查。
2.穿刺与导管置入
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作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置入引导导丝和动脉鞘管,为后续的导管置入做准备。通过动脉鞘管,将造影导管送入主动脉中,并调整导管口至左冠状动脉或右冠状动脉的开口部位。
3.造影剂注射与X线拍摄
医生使用高压注射器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内,使心血管充分显影。造影剂在X光下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的轮廓和形态。在造影剂注入后,通过X线检查拍摄心脏部位,充分显示造影剂经过的血管,以观察心脏是否存在狭窄、梗阻等情况。
4.观察结果
检查结束后,拔除造影导管和动脉鞘管,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患者需在观察室留观一段时间,以确保无不良反应发生。同时,医生会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感染。
术后患者应多饮水,多排尿,以促进造影剂排出体外,减轻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