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到脚后可通过疼痛程度、肿胀情况、活动受限程度、畸形、骨擦感或骨擦音等方法判断有没有伤到骨头。
1.疼痛程度
如果疼痛非常剧烈,难以忍受,且在休息后也无明显缓解,与普通崴脚的疼痛程度有明显差异,可能提示有骨头损伤。一般的崴脚,疼痛通常在可忍受范围内,且会逐渐减轻。
2.肿胀情况
严重且迅速出现的肿胀,尤其是伴有广泛的淤青,可能意味着有骨折发生。普通崴脚的肿胀相对较轻,且发展速度较慢。
3.活动受限程度
完全无法活动伤脚或稍微活动就引起剧痛,有可能存在骨头问题。而单纯崴脚在适当休息后,可尝试进行一定程度的活动。
4.畸形
若出现明显的畸形,如脚部外观有异常改变,高度提示有骨折。正常情况下,脚部外形是相对正常的。
5.骨擦感或骨擦音
当触摸或活动伤处时,感觉到或听到骨头摩擦的声音或感觉,这是骨折的典型表现,但这种检查应避免自行操作,以免加重损伤。
当怀疑有骨头损伤时,务必及时就医,进行X光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不要自行判断后盲目处理,以免延误治疗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同时,在就医前应避免伤脚受力,可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