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直肠癌患者所占比例约为15%,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各类癌症中位居第三位。
1.直肠刺激症状
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肛门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等。
2.肠腔狭窄症状
癌肿侵犯致肠腔狭窄,初时大便变形,变细,当造成肠管部分梗阻后,有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等不完全肠梗阻表现。
3.癌肿破溃感染症状
大便表面带血及粘液,甚至脓血便。
4.腹部肿块
直肠癌腹部肿块提示肿瘤已不是早期,往往固定,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楚。
5.晚期症状
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直肠指诊、结肠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早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较好,中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直肠癌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