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生理性贫血通常发生在出生后2-3个月,可持续至4-6个月。
婴儿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内,身体需要适应宫外环境,骨髓造血功能暂时下降,而胎儿期储存的铁逐渐消耗,导致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胎儿在母体内的最后3个月,铁的储存量相对较多,以满足出生后4-6个月的生长需求。但如果胎儿在母体内铁储备不足,就可能导致出生后生理性贫血的发生。
其次,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血容量增加迅速,对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而婴儿的饮食中铁的摄入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婴儿生理性贫血时,除了面色稍苍白外,无其他明显不适,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红细胞数减少,但红细胞体积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
对于生理性贫血的婴儿,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密切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和贫血程度。一般在4-6个月后,婴儿的造血功能逐渐增强,铁储备逐渐增加,贫血会逐渐改善。建议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蛋黄、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以增加铁的摄入。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保证婴儿获得足够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