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途径主要有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损伤性感染、血源性感染等。
1.牙源性感染
这是最常见的感染来源,约占80%。常见的感染牙有龋齿、牙周炎、根尖周炎等。当这些牙齿发生病变时,细菌可通过根尖孔、牙周组织或牙髓扩散到颌面部间隙,引起感染。
2.腺源性感染
颌面部的涎腺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等。当这些涎腺发生感染或导管堵塞时,细菌可逆行感染到周围的间隙,引起间隙感染。
3.损伤性感染
在口腔颌面部受到损伤时,如切割伤、咬伤、火器伤等,细菌可通过伤口进入间隙,引起感染。此外,医源性感染也可导致间隙感染,如口腔内的手术、拔牙等操作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可将细菌带入间隙,引起感染。
4.血源性感染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颌面部间隙,引起感染。